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01.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37.jpg

玉山牙醫診所【UGI登山CLUB】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一、領隊:UGI【周敏雄】

二、嚮導:UGI【周敏雄】

三、日期:201475日至201476

四、集合時間地點:2014751300

    玉山牙醫診所【台南市永康區中山路116號】

   【往登山口行車方向順路的沿線均可上、下車】

五、行程時間:

D1:台南(1300)→霧社(16151630)→梨山(18451930)【晚餐請自理】→武陵農場(2030)【宿】

D20200起床吃早餐、請自理】武陵農場(0300)→武陵山莊停車場0K武陵橋(0330)3.6K0K池有、品田登山口(0430)3.5K3.1K三叉營地(07500815)2.9K池有登山口(0825)池有山(08500915)1.6K新達山屋(10201045)0K品田山(12001230)1.6K新達山屋(13301430)【午餐請自理】3.1K3.5K三叉營地(1530)0K3.6K池有、品田登山口(1800)0K武陵橋武陵山莊停車場(18501910)→梨山(20202100)【慶功宴:合菜】→台南(0200)【回到溫暖的窩】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06.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07.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12.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14.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20.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21.jpg

三叉營地海拔約3200公尺,登山步徑在此分叉,右(東北)斜上往桃山喀拉業山;左(西偏北)往新達山屋,此地無水源。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29.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42.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45.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47.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52.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58.jpg

池有山標高3303公尺三等6317號三角點,位於台中市和平區與新竹縣尖石鄉交界。池有就是有池的意思,西側緩稜分布不少水池分別為新達池亞美池品田池三座高山湖。遠望全山密生林木,蓊鬱蒼翠。北坡多斷崖,從大霸稜眺望,尚稱岧嶢險峻,南坡碎石堆積,但坡緩易行。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66.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74.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75.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78.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62.jpg

遇到龍潭登山會的徐婉晶小姐,在FB久聞她的大名,今天還是第一次看到本尊,興奮之情,無以言表。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88.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89.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90.jpg

新達山屋:管理處建有山屋乙幢,旁側有新達水池,水質略受污染,過濾煮沸後,方可飲用。有雨水儲水系統。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96.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098.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04.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06.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07.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09.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16.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20.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25.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28.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30.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34.jpg

品田山標高3524公尺無基點,位於台中市和平區與新竹縣尖石鄉交界。又稱「波秦西崙山」,為台灣高山「十峻」之一,武陵四秀之首。山頭巨大的岩脈縐褶露頭是品田山最大的特色,而台灣三大河川淡水河亦發源於此山。山容奇特,全山由硬沙岩斷層構成,方岩平疊,有如品、田等字堆成,刻鏤出美麗的西傾曲線,形如其名,南臨七家灣溪,斷崖殘壁,北臨塔克金溪,一階階懸崖垂降,西接布秀蘭山,東V形冰斗,深達谷底。品田山地理豐富,景觀奇特,斷崖刺激,多采多姿,值得攀登。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38.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39.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41.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42.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46.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47.jpg

這位來自加拿大的小姐,出國已2年,來臺灣已3個月,要單獨走聖稜線,看她揹了好大一包的背包,還有看到紅蘿蔔,真是佩服她的勇氣啊!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49.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54.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56.jpg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0161.jpg  

 

去年11月辦了一次武陵四秀行程,因為下雨的關係,只走了池有山、品田山二秀,所以今年乾脆把四秀的行程分成二次輕裝單攻及一次重裝全包,讓山友依自己的需要選擇。

4月份已辦過桃山、喀拉業山輕裝單攻,這次就換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囉!

參加的7位山友都是第一次報名我的活動,大部分都比我年輕,只有一位年紀大過我,所以我對這次的活動頗具信心。

第一天依照以往,在梨山吃晚餐,武陵農場遊客中心走廊席地而眠。

第二天是重頭戲,凌晨2點鬧鐘響,趕緊起床整理東西,吃早餐,3點準時開車往武陵山莊停車場,停車場的格子劃的有夠窄,小心的停好車,車門可不能開的太大,不然會撞到旁邊的車喔!

0330起登,先經武陵橋,過橋後順著水泥步道緩步向上,1.1K處右下是桃山登山口,我們還要繼續往前走到3.6K處的池有、品田登山口,這條路的終點是4.3K桃山瀑布(煙聲瀑布)

0430正式踏上登山步道,到品田山頂總長約6.6K,分成二段,第一段3.5K到三叉營地,此處有一條通往桃山的路,因在三叉路口,所以稱三叉營地。前面1K坡度較平緩,大約在0.7K的地方,路徑要往下腰繞,原先繼續往上的路有崩塌,所以改走腰繞路。1K之後變成陡坡,部分山友就開始顯得吃力了些,之後走走停停,不過因為天氣很好,我就不趕他們,讓它們沿途欣賞風景順便休息。

2.2K2.8K也較和緩,又可看到南湖、中央尖、無明、鈴鳴、畢祿、屏風、奇萊北、雪山主東、……,是最精華的路段。

2.8K後又開始陡坡,直到3.5K三叉營地。總計這段路花了3小時又20分。

三叉營地走約200公尺看到一大片石瀑區,就是池有山的登山口,順著石瀑邊緣往上走,5-10分鐘出森林,大霸尖山近在眼前,極其壯觀。繼續往前,還要5-10分鐘才能登頂池有山。

山頂狹窄,容不下太多人,不過360度的展望,盡將附近名山收諸眼底。能夠遇到這種好天氣,也真是幸運的了。

時間不早,還要趕路,就此與池有山離別,往品田山前進,我們從另一側下山,這樣速度會快一些。

池有名樹大約在2.7K處,非常多的山友在此拍照,在此遇到龍潭登山會的徐婉晶小姐,在FB久聞她的大名,今天還是第一次看到本尊,興奮之情,無以言表。

新達山屋在1.6K處,我們先去攻品田山,回來再來吃午餐。

從新達山屋開始又是陡坡,大約1.2K過後,稍為和緩些,0.8K~0.7K處還是陡坡,之後上上下下,直到0.4K的品田前峰,眼看品田山矗立在前,壯觀雄偉,這時還要通過所謂的品田V形斷崖,才能一步步的爬上品田山。

品田山頂看聖稜線最清楚不過了,這條路線也是我爬高山百岳的初體驗,民國6910月傻傻的跟學長走,甚麼都不懂,承蒙學長的一路照顧,總算平安的走完聖稜線,也開起我對爬高山的興趣,這麼多年過去了,台灣百岳也不知走過幾回,我已經不想再去記了,只祈求每趟都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身體健康無病痛。

下山總是較輕鬆的,通過品田V形斷崖後就一路衝到新達山屋,吃完午餐,躺著休息一下,心裡盤算著時間應該綽綽有餘,那知還是有隊員走不動了,似乎體力透支,所以就連下坡都舉步維艱。

好在天氣不錯,沒有遇到下雨,讓她慢慢的走回停車場已經快下午7點。

梨山吃完慶功宴,開車回到台南竟然已經隔日凌晨2點,真是漫長的一天啊!

 

 

山岳景點介紹:

 

池有山標高3303公尺三等6317號三角點,位於台中市和平區與新竹縣尖石鄉交界。池有就是有池的意思,西側緩稜分布不少水池分別為新達池亞美池品田池三座高山湖。遠望全山密生林木,蓊鬱蒼翠。北坡多斷崖,從大霸稜眺望,尚稱岧嶢險峻,南坡碎石堆積,但坡緩易行。

 

品田山標高3524公尺無基點,位於台中市和平區與新竹縣尖石鄉交界。又稱「波秦西崙山」,為台灣高山「十峻」之一,武陵四秀之首。山頭巨大的岩脈縐褶露頭是品田山最大的特色,而台灣三大河川淡水河亦發源於此山。山容奇特,全山由硬沙岩斷層構成,方岩平疊,有如品、田等字堆成,刻鏤出美麗的西傾曲線,形如其名,南臨七家灣溪,斷崖殘壁,北臨塔克金溪,一階階懸崖垂降,西接布秀蘭山,東V形冰斗,深達谷底。品田山地理豐富,景觀奇特,斷崖刺激,多采多姿,值得攀登。

 

 

山屋營地水源介紹:

 

三叉營地海拔約3200公尺,登山步徑在此分叉,右(東北)斜上往桃山喀拉業山;左(西偏北)往新達山屋,此地無水源。

 

新達山屋:管理處建有山屋乙幢,旁側有新達水池,水質略受污染,過濾煮沸後,方可飲用。有雨水儲水系統。

 

 

 

 

 

相關連結

 

 

 

20100410─20100412武陵四秀

 

http://blog.xuite.net/ugibear490/ugi636383/159675265

 

 

 

20131123─20131125武陵四秀

 

http://ugi636383.pixnet.net/blog/post/318318767-20131123%e2%94%8020131125%e6%ad%a6%e9%99%b5%e5%9b%9b%e7%a7%80

 

 

 

 

 

更多相片請看部落格相簿

 

 

 

20100410─20100412武陵四秀

 

http://photo.xuite.net/ugibear490/14865614

 

 

 

20131123─20131125武陵四秀

 

http://ugi636383.pixnet.net/album/set/9335628

 

 

 

20140706池有山、品田山輕裝單攻

 

http://ugi636383.pixnet.net/album/set/12437992

 

 

 

 

 

 

 

 

以下是山友凃文銘寫的心得感言:

 

文銘寫下了:「 2014.07.05~06 百岳巡禮『池有山-品田山單攻』-(15)登峯造極-品田山 §前言:武陵四秀因位於武陵農場而得名,屬於雪山山脈之東北支脈,與雪山隔著七家灣溪谷遙遙相望,四秀均名列百岳,各具特色,最高的品田山(H3524m),以褶皺地質風貌和險峻的V形斷崖而著名;次高的桃山(H3325m),因遠望其山貌狀似桃尖而得名;夾在兩山之間的池有山(H3303m),則因山側與新達山屋間的和緩坡上散佈著許多水池,故名池有山;喀拉業山(H3133m),位於稜脈最北邊雖一路綿延箭竹,缺乏展望,但因名列百岳能仍吸引登山客的造訪;登武陵四秀遙望聖稜群峰是很多行家一致推薦的熱門行程,筆者亦嚮往造訪甚久,繼去年1012~13日桃山行後,再報名玉山牙醫的『池有山-品田山單攻』行程,以一圓拜訪 武陵四秀的夢….. §活動過程:07/05:台南玉山牙醫(13:00)出發梨山晚餐(18:40)武陵農場(20:20)夜宿遊客服務中心走廊;07/06: 起床吃早餐(02:00)遊客服務中心再出發(03:00)抵武陵山莊停車場(03:20)整裝出發出(03:28)桃山登山口(03:40)抵達池有山-品田山登山口(04:20)三叉營地(08:10)抵石流坡(08:22)池有山登頂(08:45)經池有名樹(09:28)抵達新達山屋(10:20)登上品田山(12:00)回新達山屋午餐(13:25)14:10離開新達山屋回到池有山-品田山登山口(16:55)回武陵山莊停車場(17:55)最後一批山友約18:30抵達離開武陵山莊往梨山(19:20)20:20抵梨山慶功宴:合菜離開梨山(21:00)回到台南玉山牙醫(7/7凌晨02:15),圓滿劃下池有山-品田山單攻行程…….. §此行程的成員共計8(含領隊),分別來自高雄1位,台南有4人,還有嘉義3位,筆者戲稱:八仙今天不過海,但要顯耐力翻山越嶺趣….. §第一天夜宿遊客服務中心走廊,個人感覺比去年桃山行及半個月前的太加縱走夜宿加羅湖畔,4個人擠在一個帳篷睡好得太多,既省帳篷費又寬敞,所以來武陵農場,若人數不多,夜宿遊客中心走廊倒是一不錯的選擇;雖如此,但筆者淺眠雖有舟車勞累,仍未能熟睡… §03:28從武陵吊橋揭開序幕,凌晨4點多,天快亮時分,走在往三叉營地途中,林間偶傳來一聲聲清脆、婉轉、悅耳的鳥鳴歌聲,彼此應和著,像似演奏迎賓曲,歡迎訪客蒞臨,令人神情娛悅,減輕些摸黑爬坡之辛勞…. §從標高1800m的武陵山莊至標高3200m的三叉營地,落差將近1400m,路程方面:武陵山莊至池有山-品田山登山口約3.6k,而登山口到三叉營地則為3.5k,一路陡坡而上,幸好沿途有二葉松林或冷衫林及部分箭竹,林相極佳且有林蔭蔽日雖爬坡尚不覺悶熱,部分路段步道上佈滿松針葉行走起來彈性舒暢,且大約過2k後,視野變佳,偶爾回首有多處,可遠眺中央尖山及南湖大山等百岳名山,景象壯麗,再往上連雪山、北稜角、雪山東峰和369山莊均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 §08:10抵達三叉營地,往右是前往桃山及喀拉業山,往左是武陵四秀的西線,可登池有山和品田山,往東眺望,桃山清晰呈現於眼前,拍照後大夥續往池有山挺進,開始進入精彩、高潮的行程….. §經典1:08:22抵達一道如瀑布般的石流坡,其分佈的碎岩塊大小較一致排列整齊,不像玉山前峰的石瀑大小不一且排列雜亂,這裡亦是前往池有山的第一登山口,觀賞拍照後,沿石流坡邊線的步道前往池有山……. PS:山友們口中常稱的碎石坡,是因寒凍風化作用所形成的一種高山地形,正式的地理學名稱,為「石流坡」,它並非由冰河作用所造成,而是起因於日間氣溫高於0度C,而夜間氣溫低於0度C的冰緣氣候,交互作用受強烈的寒凍楔裂,導致岩石碎裂成大小不同且具稜角的碎岩塊,形成此處極具特色的地形景觀。 §經典2:歷經落差1500m的艱辛爬坡,08:45終於登上池有山,山頂上視野極佳加上老天爺賜予晴朗好天氣,可360度眺望四周百岳名山:計有桃山近在咫尺,稍遠的中央尖山及南湖大山亦清晰可見,隔著七家灣溪的雪山、北稜角,圈谷、雪山東峰、369山莊和聖稜線均可盡收眼底,品田山、大小霸尖山亦近在眼前,親臨望見環繞四周氣勢磅礡的百岳名山,令人心胸豁然開朗和無比的震撼與感動,山友們一面觀賞壯麗景象,一面不停拍照獵取美景,個個雀躍且忙碌不已,如此的山容壯觀、此情此景真令人流連忘返,而一路爬坡翻山越嶺備極艱辛亦幾乎快忘卻…. §經典3:沿著池有山的山腰步道穿梭箭竹林,而下池有山第二登山口,右轉續向品田山挺進,由此至新達山屋這段路程相當精彩、震撼與刺激,沿山腰而行的山徑,沿途佈滿崢嶸奇岩和千姿百態奇特異狀的鐵杉,全程充滿著奇岩異樹,行走這懸崖峭壁與巨石奇岩相襯的鐵杉林帶宛如置身電影場景中的奇幻世界,強烈的風翦作用形塑了鐵杉蒼勁獨特身姿,其中一棵生長在斷崖邊的鐵杉,步道由它身旁繞過,其造型與生長位置巧妙又完美,猶如山水墨畫中才有之景象,即鼎鼎大名-池有名樹,看它在貧瘠、峭壁岩石與風翦作用的惡劣環境下仍能堅忍不拔、屹立不搖,其強勁生命力讓人讚佩不已,那蒼勁的巨星風采,吸引訪客必然駐足觀賞且排隊拍照,儼然成為池有山的地標,猶如黃山的迎客松一般的地位;此外池有山登山口至新達山屋這段路,是此行奇岩異樹最密集的一段,一定要仔細欣賞這鬼斧神工的壯麗景象,因為再來乙次並不容易…… §經過一連串奇岩和千姿百態奇特異狀的鐵杉林後,步道進入箭竹草原山坡地形,此時可望見前方山頭下紅色屋頂的新達山屋,沿途可見一窪窪黑色小水池,當經過最大水池稱「新達池」,即表示新達山屋到了,它座落在池有山和品田山間的平緩箭竹坡上(H3150m),距離品田山1.6Km;山屋往品田山的路徑清晰好走,先是走箭竹坡草地,逐漸爬坡進入冷杉林;此時,回首來時路,可望見蒼翠的桃山及池有山山頭及下方綿延一片箭竹草原,後面的山友正穿梭在蜿蜒箭竹步道上一步步往品田山挺進……. §經典4:經一段冷杉林後,來到最後攻頂的300m,此時真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感受,這裡就是有名的品田山「前峰斷崖」,欲拜訪品田山就須先經過這V型斷崖的洗禮,這危崖需手腳並用,先拉繩垂降而下,至V型斷崖谷底再拉繩而上做最後攻頂,懸吊在懸崖峭壁上,整個過程驚險萬分,是此行最刺激精彩的一段,如同一齣戲若最後是以扣人心弦、驚險萬分、高潮迭起來作Ending,那這齣戲必定讓您永生難忘、回味無窮;其實只要克服懼高的心裡障礙,控制手握點與落腳點,一步接一步地完成並非那麼困難,讓筆者覺得此段情節就如同爬鳶嘴山、五寮尖及畢祿山一樣的狀況….. §經典5:站在V型前峰斷崖前,終於清楚看見近在眼前的品田山褶皺地質風貌,這裡的地質風貌,可充當一堂室外很好的地質課程,在周遭名山陪襯下,品田山壯觀的山勢,真令人震撼與動容;12:00終於登上此行的終極目標-品田山,此刻興奮雀躍的心情無法形容於萬一,品田山的視野如同池有山,亦可環繞360度眺望四周百岳名山,其情節不再贅述,不同的是登頂時已經風起雲湧,大小霸尖山已被濃霧籠罩,無法欣賞大小霸尖山近在咫尺的風貌,雲霧的變幻真是瞬息萬變,沒多久整個聖稜線從素密達斷崖、穆特勒布山、雪山北峰、北稜角、雪山等山頭,一一被吞噬,這變幻萬千的景象與在池有山晴空萬里的景觀,截然不同,兩種不同的感受與震撼讓本行程,沒100分至少也有99分,令筆者感到精彩久久、回味久久…. §插曲:此行8人,最後有一位山友,因暈車身體不適,未同行攻品田山,這種自覺身體不適而選擇先回新達山屋休息,免得誤人誤己的思維,值得嘉許;另外,約13:15在下品田山回山屋途中,就響起陣陣雷聲,其中一位走在後頭的山友被突來雷聲,嚇得驚魂失措,據他說因驚嚇,跑得過急而狂吐;之後雷聲不斷,喚起山友的憂患意識,本來領隊是預計14:30才離開山屋,用完午餐後,山友就提議未免淋雨欲提早下山,所以大約14:10就啟動提早返回武陵山莊,返回途中雷聲依然間歇地響著,一直到近16:00方歇,所幸只聞雷聲響,未見雨下來,事後回想:還真應該感謝老天這巧妙的雷聲,如果沒這雷聲激發山友的憂患意識,提早返程及加快腳步,相信到天黑19:00都還回不了武陵山莊,還真應驗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感觸:精彩、刺激、震撼、扣人心弦、驚險萬分、高潮迭起的戲落幕了,將近14小時半的翻山越嶺,走了約21km(據山友GPS測得27km),落差近2000m,的單攻行程,雖有點艱苦,但卻圓了武陵西線兩秀的夢,也一償宿願,是不虛此行,將讓筆者永生難忘、回味無窮…… §感謝:首先感謝周醫師的嚮導及辛苦長途開車,從602:00起床起一直至隔日02:15止,像超商24小時不打烊,其體力與耐力令人佩服;最後,要感謝上蒼賜予好天氣及午後那巧妙的雷聲,才能完成這精彩行程, 感恩!合十! 」

 

 

 

 

 

arrow
arrow

    ugi6363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